临近农历年末,社会上一些中小银行为了吸收存款,纷纷发售大额存单,部分三年前的大额存单的年化利率高达2%以上。2%的存款利率看似不少了,但是放到30年前相比较的话,根本不够看,连那个年月的活期存款利率都比现在的2年期高。没有经历过那个年月的人,根本无法体会当年的存款利率有多离谱,当然这个离谱是跟现在相比。八年期利率高达17.64%为什么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时期,我国的银行存款利率如此之高呢?这一切都要从当年的通货膨胀说起。根据档案资料显示,1984-1986年我国经济进入高涨阶段,1984年GDP增长率已高达15.2%。与此同时,物价水平也开始大幅攀升,说白了就是社会经济过热,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。1988年7月份,物价上升幅度已达19.3%,创历史最高记录,由此引发了社会抢购风潮。有人担心物价继续上涨,一下子买200公斤食盐,买500盒火柴,商店里电动物品被抢购一空。为了买到足够量的商品,很多人去银行把存款一次性取出,结果银行发生挤兑。数据显示,1988年9月份,全国居民存款只有3000亿元。到了1989年,全国零售物价虽有所下降,但是当年的12月,依然在去年同期的基础上又涨了6.5%。众所周知,加息是抑制通货膨胀的常用手段,过去两年美国采用的就是这个办法。所以当时我国银行的存款利息非常之高,下图是那个年月的银行储蓄利率表,我们从中可以看到,1989年2月,五年期的存款利率高达14.94%;八年期的存款利率高达17.64%。如果当时你在银行存入1000元的定存,按照14.94%的利率,到期后可以取出1747元; 如果是定存八年,按照17.64%的利率,到期后本息高达2411.2元,翻了2.4倍。在90年代初期,1000元绝对是一笔巨款了。以1990年春为例,国际70号汽油价格800元/吨,国内的售价是1000元/吨,算下来1升汽油不到1块钱,煤油的价格国内900元/吨,一吨烟煤200多块钱,啤酒1块钱一瓶,煎包5分钱一个,大多数地区的猪肉价格在1.5元-3元/斤之间。算下来1000元可以抵得上一家三口人整年的生活开销了。而今天,1000元在一线城市租不到一个单间,下不了几次馆子。那个年代房子、汽车依然不便宜,二线城市一套100平的房子也要卖个三五万元起。汽车更是贵的离谱,车辆购置附加费按出厂价格的10%计征;特别消费税分不同车种,桑塔纳、奥迪、标致轿车分别为2万元;切诺吉普车为1.5万元,夏利微型轿车1万元。此外,还有一笔横向配套费要交,收取金额根据成本和市场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,桑塔纳收2.3万元,标致和奥迪收1.5万元。如此一来,一辆桑塔纳轿车拿到手差不多要支付近20万元,奥迪(4缸机)便宜些的也得三十多万能拿下。换算一番,买一辆车的钱都能买上四五套房子了。三十年倏忽而过,当年的高利率也是一去不复回了。最近央行发声要择机降准降息,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%也就是眼前的事情了!试问哪里还有高息存款?也只有咱们北方的邻居大鹅的21.5%年利率能睥睨群雄,笑傲天下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